
详细描述
小贴士:本页信息由用户发布,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免责条款》
Tiffany的好日子还没来就要结束了吗?
“中国消费者的任何动静都可能对公司的销售和盈利能力产生负面影响”,Tiffany在今年初一份证券文件中的警告似乎正在应验。
在第二季度的短暂复苏后,美国奢侈珠宝品牌Tiffany&Co.(TIF.NYSE)却没能把积极的趋势延续,在截至10月31日的第三季度,Tiffany收入同比增长4%至10.1亿美元,可比销售额增幅为3%,但不及分析师预期的5.3%。
报告期内,Tiffany的毛利率为62.2%,营业利润同比大跌23.1%至1.26亿美元,净利润则较上年同期的1.02亿美元下降7%至9490万美元,而该品牌在第二季度的净利润增幅一度录得高达27%。
今年前三季度,Tiffany销售额同比增长10%至31.2亿美元,净利润大涨23.3%至3.8亿美元。其中经典珠宝类产品收入在第三季度的增幅录得8%,前三季度的收入增幅为15%,婚礼珠宝类产品收入分别增长2%和7%,设计师珠宝产品的销售额则分别下降8%和上涨3%。
得益于有效的年轻化策略,Tiffany正在回归美国本土消费者的怀抱,尽管部分销售增长被中国游客消费降低所抵消,但期内品牌在美洲本土市场的销售表现较上一年同期有所改善,增长了5%至4.42亿美元,前9个月销售额增长7%至13亿美元。
在欧洲市场,Tiffany第三季度销售额总额为1.14亿美元,前9个月的销售额为3.43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3%和6%,可比销售额下跌3%。
在包括中国的亚太市场,Tiffany第三季度销售额增长4%至2.94亿美元,前9个月的销售额增长19%至9.23亿美元,日本市场的收入分别录得上涨至2%和10%至1.42亿美元和4.47亿美元。
截至报告期末,Tiffany共新增9家门店,关闭3家门店,目前在全球共有321家门店。
首席执行官AlessandroBogliolo在财报后的电话会议上表示,第三季度品牌的收入表现和可比销售额不及预期主要受中国游客在美国、日本和亚太其它地区等市场的消费欲望减弱影响。
此前由于奢侈品牌在不同市场的定价因税收而存在差异,中国消费者在海外旅游时会有三分之二的支出用于购物,但随着人民币汇率走低、国内进口关税下调和严打代购的政策,这一被看好的消费人群开始更愿意在本土市场购买奢侈品。
摩根大通分析师指出,10月初的黄金周假期是各大品牌争夺中国消费者的佳时期,但作为主要旅游目的地之一的韩国并未获得预期中的人流量,假期首日韩国仁川机场的中国游客量同比大跌10%,Burberry是受赴韩游客减少影响大的奢侈品牌之一,有数据显示其在韩国市场的年收入有8%来自中国游客。